新闻中心 > 国际仲裁

发布日期:2018-04-26 作者:仲裁网 浏览量:4106

一、江苏省仲裁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召开

来源:江苏省政府网

9月19日上午,省政府法制办召开座谈会,纪念《仲裁法》颁布20周年。江苏省仲裁学会也于当日宣布成立,省法制办主任于爱荣当选第一届会长。
    《仲裁法》颁布实施二十年来,我省各地认真推行仲裁法律制度,通过建立完善仲裁联系网络,延伸仲裁联系触角,引导市场主体选择仲裁方式处理争议。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全省119种合同文本中,可以设置仲裁条款的104种均已设置了仲裁条款,将仲裁服务领域延伸到经济生活方方面面。近五年,快速结案率年均84.3%,自动履行率81%,2013年,全省13家仲裁委共受理案件7424件,标的额138.84亿,案件数量居全国第四位。标的额居全国第二位。

二、贸仲委于健龙秘书长出席“香港法律服务论坛”

来源:贸仲

 2014年9月16日,贸仲委于健龙秘书长出席了在青岛举办的“香港法律服务”论坛。本届论坛由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主办,香港贸发局、香港律师会、香港大律师公会、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亚洲事务办公室以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仲裁中心协办。

论坛以“香港法律服务–迈向全球,首选香港”为主题。香港律政司司长袁国强资深大律师,香港大律师公会、律师会等香港专业律师机构负责人,山东省政府、省高院、省司法厅和青岛市相关部门领导及行业协会代表出席了会议。

 于健龙秘书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词。他在致词中高度评价了山东省的经济地位和法律环境。他指出贸仲委作为国际知名商事仲裁机构尤其重视为企业提供快捷和公正的服务。结合论坛主题,于健龙秘书长向嘉宾介绍了贸仲委香港仲裁中心的建立背景、运行情况以及针对企业涉外案件提供的特色服务。他强调,在企业众多“走出去”的尝试中,经济纠纷和争议在所难免。贸仲委率先在香港设立仲裁中心,旨在为境外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的仲裁服务。中心成立至今,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内地和香港律师提供了多种合作机会。

贸仲委香港仲裁中心王文英秘书长做了“从内地角度看香港仲裁”的演讲。

三、成都仲裁委与中建系统召开仲裁工作座谈会

 2014年9月18日,成都仲裁委与中建总公司西南区域总部联合组织召开了仲裁工作座谈会。中建总公司西南区域总部和西南区域10余家单位相关负责人,我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仲裁办主任温静,仲裁办副主任徐恒及仲裁事务部、宣传发展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议由徐恒副主任主持。

中建系统的各位与会代表参观了我会的办公场所和仲裁庭,对仲裁的氛围有了切身感受。座谈会上,中建总公司西南区域总部邓莉经理和中建八局总法律顾问何应伟介绍了中建集团的有关情况。仲裁办宣传发展部负责人张优俊介绍了仲裁法律制度及成都仲裁委的相关情况。会上,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中建系统各单位代表结合各自企业情况,咨询了仲裁的相关问题,并对仲裁工作提出了建议。

中建总公司西南区域总部邓莉经理代表西南区域总部作了讲话,她表示,仲裁专业、灵活、快捷、和谐等优势特点非常适合企业的需求,希望西南区域各单位代表会后对各自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进行梳理和完善,选择合适的途径解决纠纷。温静秘书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成都仲裁委作为专业从事法律服务的机构,更好地服务当事人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将广泛听取并研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北京2014中国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在北仲成功举办

来源:北仲

2014年9月11日,“北京2014中国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在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上,《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4)》(以下简称《年度观察(2014)》)中文版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百余名各界权威学者、法官、行业协会负责人、资深律师、公司法务总监等人士汇聚一堂,围绕该观察,就各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起回首2013年走过的不平凡道路,总结成果和经验,直面问题和挑战,站在行业最前沿,展望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

会议首先由北仲林志炜秘书长致辞,林秘书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仲组织编写《年度观察(2014)》的出发点,他指出,北仲作为一个集争议解决、研究、培训、宣传推广为一体的提供多元化争议解决服务的中心,拥有研究中国争议解决发展现状的人才资源和丰富的来自一线的数据、案例,从提供专业的争议解决服务的角度出发,北仲有必要对争议解决行业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持续观察、深入研究;从宣传推广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品牌的角度,北仲有责任搭建起对话的平台,聚集各方力量,向中国特别是世界展示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相比去年的年度观察,今年的年度观察视野更加开阔,将观察视角由五个领域拓展到十一个领域,对行业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未来,北仲会将组织编写系列年度观察的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