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荆杂志 发布日期:2025-03-21 浏览量:398
2024年2月,在广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仲)南沙仲裁中心的智能庭室内,一宗借款合同纠纷案通过L-Code仲裁全流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成功调解。调解庭审中,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提出法律咨询,智能辅助系统灵敏互动、释法说理、促成共识,现场归纳案件事实并出具法律分析,最终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双方握手言和。该案成为由全流程智能辅助系统主导的庭前调解首案,L-Code仲裁全流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显著提升了智能仲裁审理效率和准确率。
近年来,广仲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仲裁服务深度融合,探索提供更公平高效的仲裁服务。2023年8月,广仲实现无真人AI仲裁秘书开庭,AI仲裁秘书可提供庭前信息指引与身份识别、庭中文字记录及庭后类案判例查询等智能服务,实现仲裁流程“即交即办”、域外法律“即查即答”、裁决意见“即审即出”。针对“案多人少”的难题,广仲开发了智慧仲裁服务机器人“云小仲”,对案情清楚、证据充分的批量仲裁案件进行全流程线上审理,可提供24小时不间断智能受理服务,裁决准确率高达98%。
据广仲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仲是国内最早开展互联网庭审的仲裁机构之一。作为互联网仲裁的领跑者,广仲发布了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即“广州标准”,从远程庭审软硬件标准、身份认证和电子送达等方面推动互联网仲裁规范化发展,实现世界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从无到有的过程,为制度型开放作出仲裁贡献。
目前,“广州标准”已获得150余家境内仲裁机构和50余家境外机构认可并共同推广,覆盖美国、瑞典、西班牙、迪拜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广仲坚定数字化发展方向,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与数字经济仲裁中心,成立数字贸易专家委员会,设立“元宇宙”仲裁院,审结首宗“元宇宙”虚拟财产纠纷案件,率先布局服务虚拟世界纠纷解决。
近年来,广仲秉持“首创精神”,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致力于将广州打造成涉外仲裁新高地、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首创衔接域外仲裁规则的“3+N”仲裁庭审模式(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地庭审模式、普通法系香港庭审模式、大陆法系澳门庭审模式为基础,不断加入符合其他国家、地区的仲裁法以及仲裁程序特点的N种庭审模式),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三法系”涉外法律服务规则优势,将国外先进的仲裁模式引进来,将中国优秀的仲裁模式推出去。目前,新西兰、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以及港澳地区的仲裁机构已适用“广州模式”处理跨国经贸合同纠纷20余宗。
大韩商事仲裁院已于近日成功审理了一起采用“广州模式”的案件。涉案中国企业的法务经理张先生表示,与韩国企业发生纠纷后,本以为在合同约定管辖机构为大韩商事仲裁院的情况下,需要按照该院规则到韩国开展相关仲裁程序。没想到通过广仲的协助,在上海就完成了立案材料交接等程序,“切实让我们感受到广仲在制度创新层面引领了世界潮流。”
2024年8月,广仲再次引领全球仲裁标准制定,携手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开展编制仲裁秘书标准研究工作,率先发布《仲裁秘书标准》。该标准为仲裁秘书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规范指引”,能够实现构建高水平仲裁秘书人才培养和使用场景,以输出仲裁秘书服务推动中国仲裁全方位走向国际舞台。
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机构的合作交流中,广仲也在不断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出《仲裁合作南沙共识》,促进世界范围内仲裁制度融合发展。倡议合作方秉持开放、合作、发展、创新理念,建立常态化互访机制,打造联通、平等、包容、共赢的多边合作模式,凝聚国际仲裁互信合作共识。该共识发布一年来获得业界广泛关注和认可,签署合作方由最初的6家金砖国家头部仲裁机构增长至56家,覆盖了我国内地、港澳地区仲裁机构,以及美国国际法学会、新加坡海事仲裁院、瑞士日内瓦国际调解中心等国际仲裁法律机构,使共识进一步覆盖到中欧、东欧、东南亚、中亚、中东、北非及北美地区,有效提升我国仲裁国际影响力。
2021年和2022年,广仲连续两年涉外案件量位居全国城市仲裁机构第一。作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之一,广仲聚焦国际化、智能化标杆,高水平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公平、高效的争议解决服务。
文章来源 | 紫荆杂志
记者 | 庄蕾
编辑 | 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