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4-26 作者:法学院 浏览量:3328
4月12日~18日在在世界名城维也纳举行的第十届Willem C. Vis国际模拟商事仲裁比赛中,由王颖、刘萍、田培杰、张寒、何姗姗5名同学组成的清华大学法学院代表队不畏强手,勇于拼搏,最终从12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创造佳绩――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进入复赛的队伍,其总积分排名第六;队员王颖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该项殊荣的选手。此前,我国参赛的最好成绩为第30名,由清华大学代表队于2001年创造并保持至今。
来自世界各国的128支代表队参与本届比赛的角逐,是该赛事开赛以来参赛队伍最多的一次。参赛队中有8支队伍来自我国大陆,1支来自香港。这项以已故著名国际商事法律专家威廉?维斯的名字命名的赛事自1993年来创办以来,知名度不断提高,参加者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国际法律教育和商事仲裁的一项重要活动。该项赛事以复杂的国际贸易案件为内容,由各国知名法学教授、法官、律师担任仲裁员,把参赛队员置于近乎实战的法律舞台,全面考核各国参赛队的法律功底、法律文书撰写水平和口头辩论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商事法律普遍适用的形势下,该赛事成为各国知名法学院展现实力、锻炼人才和对抗搏奕的一个重要赛场。
在荣誉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清华大学法学院自1995年复建以来,不断探索法学教育的新道路,大胆地尝试以增强学生实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其中,模拟法庭和模拟仲裁的训练就是其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在坚持不懈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清华法学院很快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0年,该院代表队赴日本参加“亚洲杯”模拟法庭比赛并获得亚军;2001年,该院代表队又获得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举办的“贸仲杯”模拟商事仲裁比赛冠军,并在第八届Willem C. Vis 比赛中超过众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强队夺得第30名;此外,院内的“明思杯”模拟商事仲裁比赛也已经成功地举办了3届,成为清华法学院的传统赛事。
为了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2002年9月清华法学院从美国请到了国际贸易法领域的知名学者Richard Hyland教授专门辅导同学们的谈判与仲裁技巧,同时也开始为第十届Willem C. Vis商事仲裁比赛进行准备。超过40名同学参与了口头训练和法律文书的写作,对比赛的准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寒假过后,在法学院有关领导和众多老师的全力支持下, 5名赴奥参赛队员开始了艰苦的口头辩论强化训练。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队员们很快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4月10日,清华大学代表队抵达维也纳。4月12日,比赛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4轮积分赛,这一阶段的积分将决定进入复赛的资格和最佳辩手的称号。第一轮,清华大学队作为申诉方代理人对阵来自美国的休斯顿大学队。双方队员妙语如珠,发挥了很高的水平,给所有的仲裁员和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仲裁员们尤其给予清华大学代表队非常高的评价。赛后发布的成绩单显示,两位队员的得分都接近满分。清华队的表现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代表和仲裁员们的关注,在其后的比赛中,观众人数大大增加,清华的优异表现成为赛事的一个亮点。
4月15日晚6时,在最后一轮积分赛结束后,组委会开始宣布进入复赛的32强。在紧张的气氛中,一个一个队伍的名字被念出,一次又一次的欢呼在赛场上响起。终于,队员们等到了母校的名字――Tsinghua University!那一刻,5个人都流出了兴奋的泪水,紧紧地和带队的Richard Hyland教授拥抱在一起!第一次,一支来自中国的队伍进入了复赛!
短暂的欣喜过后,是更加紧张的准备工作。复赛采取淘汰赛制。为了能够在复赛中打败对手,队员们和带队老师一起仔细研究对策。经过周密的准备,4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代表队又战胜了劲敌――来自德国的Freiburg大学,挺进16强。稍事休息,16进8的比赛在中午12点30分开始,这一场清华大学的对手是来自美国的Loyola Los Angeles大学。双方的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最终清华以非常微小的差距惜败。
4月19日,5名参赛队员载誉回京,受到了院领导的热烈欢迎。5月7日,Willem C. Vis商事仲裁比赛组委会发布了比赛的最终成绩。在积分赛阶段,清华大学以1099分在所有128支参赛队中高居第6,王颖同学以140.25分获“最佳辩手”称号。
清华代表队本次的成绩实现了我国参加国际商事仲裁比赛的历史性突破,展示了中华学子的风采,标志着中国法学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体现了法学教育改革的成果。清华法学院全体同学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增强了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得到了和各国选手切磋学习的机会,经历了一场近乎实战的锻炼;在国际舞台上直接与国外强手对垒,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比赛结束了,但是学习和训练才刚刚开始,清华法学院将永远自强不息,在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和法学教育改革领域做出其应有的贡献!(法学院 供稿 编辑 顾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