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仲裁

发布日期:2018-04-26 浏览量:2108

    转载自:法制网法制日报


    一个月前,当玉树高原被地震撕扯得满目疮痍时,那片土地还是草木枯黄的季节。


  一个月后,废墟间的白杨已生出了铜钱般大小的绿叶。春天,以不可阻挡之势在高原的山水中涂彩;春意,在安置点的帐篷间涌动。


  在应对大考中大悟。震后一个月,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历经磨难和考验的中华民族,从这次灾难中汲取到的新的力量、勇气和智慧,正和玉树的春天一起顽强生长。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展开的大规模救援。从救援、安置到秩序恢复和启动灾后重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灾难面前再次彰显


  2010414749分,10岁的玉树第三小学学生嘎松求珍正走在上学路上,地面突然开始剧烈晃动,路边的房屋陆续倒塌,惊慌的人们奔走呼号。嘎松求珍吓坏了,双手紧紧抱住路边的电线杆,连声疾呼妈妈!妈妈!


  就在小嘎松呼唤妈妈的那一刻,玉树的灾情通过电波,穿越万水千山,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获悉灾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立即成立,下设的8个工作组马上开展工作,一条条紧急救援的指令和部署迅速发出———救援,向着玉树!


  经历汶川地震后逐步完善起来的抗震救灾应急机制,此刻高速运转———820分起,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中国民航局……应急响应立刻启动。


  以玉树为中心,地震救援队、公安消防队、地震专家等专业救援队伍从四面八方迅速开进。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开展的大规模救援行动,这是难度超乎想象的生命大救援———玉树,青藏高原的腹地,4000多米的海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六成,距省会西宁820公里,与成都的空间距离达1200公里。


  前进,每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救援,每一个动作都那样吃力。不少官兵在剧烈的救援中出现了头痛、胸闷、恶心,但对于救援来说,每一分钟的时间都异常宝贵,没人舍得离开岗位……”济南公安消防支队参谋丁林海在日记里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再恶劣的条件也阻挡不了抢救生命的脚步。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在科学有序的决策部署下,一个个生命被救出,一个个群众被安置,一批批物资被送达。


  我看到了国家的力量!玉树结古寺佛学院教授昂噶感慨地说,我没有想到,行动这么快!


  在一个月气壮山河、撼人心魄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所有瞩目玉树的人们无不和昂噶有同样的感受。


  仿佛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昭示:地震中屹立不倒的文成公主庙和格萨尔王雕像,见证着各民族相濡以沫的情感,见证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灾难中凸显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


  高原的阳光洒落在结古镇中心的格萨尔王雕像上,与之相距十几公里的唐蕃古道边,酥油灯的清香在文成公主庙的佛堂弥漫。


  一个月来,这两座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建筑,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见证了汉、藏、回等各民族相濡以沫的情感。


  震后十几分钟,身单体薄的玉树县回族女民警马玉芳不顾余震危险,带领6名汉族和藏族民警奋战12个小时,从废墟中挖出12名幸存者,藏族群众亲切地称她为阿达”(藏语中对女性的敬称)。而令马玉芳感动落泪的是:救援中,一名藏族小伙和一名汉族中年人开来了自家的小型吊车;满脸皱纹的藏族老阿妈、身穿红色僧袍的僧人、出租车司机……都自发加入到救援队伍中来。


  在玉树经商的甘肃临夏回族兄弟陕国林、陕国雄从废墟中救出3名藏族同胞,并向受灾藏族同胞免费提供了30多万元的饮用水和方便食品。邻居卓玛说:地震以后,我们两家就成一家人了。


  玉树之殇,华夏之痛。在许多人心里,遥远的玉树,此刻变得如此亲近。


  一个月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赶赴灾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党心凝聚起强大的民心。


  一个月来,全国各地纷纷捐款、捐物,许多人历经辛苦千里跋涉援助灾区。


  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巨大向心力,必然激发每一个体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代青巴毛”“晋美索南”“汤立勇”“鲍成林”“扎西旦周”……在玉树州体育场内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两张木桌、几把椅子、几十缕红布条,加上写在包装纸板上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志愿者报名处,就成了数百名志愿者在震区的集结地。他们有来自西安的父子兵,有来自汉、藏、回多民族的老兵救援队。吉林、陕西、四川、广东、香港、澳门……众多志愿者民族各异、身份各别,但他们带来了同样浓浓的爱。共青团玉树州委的扎西达杰说。


  启示提升认识,认识推动实践。重建一个美好的新玉树,答卷刚刚开始书写,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秉持科学发展的理念,玉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54日,震后20天。静静流淌的扎曲河边,一场简朴而热烈的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在地震中几乎夷为平地的结古镇禅古、甘达两村试点重建,玉树灾后重建的序幕由此拉开。


  新家园的蓝图吸引了上万群众前来观看,也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块青藏高原腹地:中国将怎样在大地震的废墟上重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玉树?


  从中央到青海省各级政府,关于恢复重建的谋划早已启动。


  ———419日,震后第5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七次会议决定成立灾后恢复重建组,研究制订灾后恢复重建方案。


  ———56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提出,灾后重建必须体现四个结合原则:与加强三江源保护相结合、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地貌相结合。


  ———59日,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率团专程赴四川考察学习,汲取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


  ———511日,青海省在震区设立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指挥部。清墟协调、过渡安置、规划实施、资金管理等15个工作组全部就位。


  ……


  目标,在科学的论证和谋划中逐渐形成———


  3年完成玉树恢复重建主要任务,5年后把玉树州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


  这是一幅令人神往的蓝图。她的实现,将是推动古老的青藏高原迈入跨越式发展的崭新传奇。


  (执笔:党周、陈二厚、肖林、李自良、何宗渝;参与采写:王宏伟、马千里、顾玲、吕雪莉、陈国洲、何伟、王雁霖、吴光于、马勇、王大千、文贻伟)


  据新华社青海玉树513日电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