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仲裁

发布日期:2018-04-26 作者:转载 浏览量:3731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王生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感谢贸促会各位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我有幸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确定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贸促会人才辈出,人才济济,我个人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份子,普通一员,作出了一点成绩,党和国家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感激之余,深受激励和鞭策。我愿意以此为新的出发点,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开拓进取,不断前行,为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努力做出新的贡献。


    借此机会,我想简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成长的历程和个人的一些感受。


    1984年秋,我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使我有机会走入法学的殿堂,而且也初步磨砺了我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学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选择了香港回归问题和项目贷款等课题潜心研究,写出论文,并且为此连续三年获得北大最高级别的论文奖项――“五四”科学论文奖。回想起来,北大四年,无论从思维训练还是科研创新以及语言交际等诸方面,都为我打下较好的基础。


    1988年的夏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贸促会大楼求职。经过笔试和面试之后,我被贸促会录取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法律部领导在我的试卷批语上写下了“贸仲很委”三个字。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学生,我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工作机会。贸仲,当时全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法律系学生的心目中早已是公正办案的圣堂。能够成为它的一员,为它而工作,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多年后再回头看,印证了工作之初立下的雄心壮志其实正是我成长的源泉之一,那就是:贸仲要我,我为贸仲!有了事业心,责任感,我觉得在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正确的成长道路。


    路,就在脚下。成才的道路可能各不相同,但是最终都殊途同归:作出贡献,成就事业,利国利民,方能成才。如果说我在16年的职业生涯中小有成就的话,我体会除依靠贸促会良好的成才条件外,自己也要高标准,严要求,脚踏实地,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


    我到贸仲工作后不久就发现,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最大的民间经贸团体的中国贸促会,真可谓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尤其是我所在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为国内设立最早、从事涉外商事仲裁的常设仲裁机构,其涉外仲裁业务拥有了很好的声誉。但对这些“金矿”,虽有口碑颂扬却少有书面记载,不利于总结经验和推广宣传。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绵薄之力,早日把这一宝藏挖掘出来,让资料不再沉默。从1989年开始,我在大量查阅案例卷宗的基础上写出回顾性和总结性的文章并发表于媒体。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让我在平凡的办案之余有了新的兴奋点和闪光点。


     1992年,我和同事合作,撰写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的专著《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程序理论和实务》,对介绍宣传我国涉外仲裁业务起到了一定作用。同年发表《中国仲裁立法的方向》论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国内仲裁制度的缺陷和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受到了人大法工委有关同志的重视。之后,我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起草工作并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先后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中英文仲裁著述,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仲裁》(英文版,Sweet & Maxwell出版)是我国学者在国外出版的第一部英文版仲裁专著,专著的出版提高了中国涉外仲裁机构的国际知名度,成为外国许多律师事务所和科研机构研究中国仲裁的重要的参考书和工具书;个人专著《中国仲裁和调解指南》(F & T出版)和《中国仲裁解决争议》(法律出版社出版)两本英文书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仲裁的对外宣传;主编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裁决书选编》中文本和英文本抢救了不少行将淹没的历史素材,使得贸仲委后来编辑出版的历年裁决书汇编能够成为蔚然大观;早期与同事们合著的《国际惯例和涉外仲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全书》等专著至今还发挥着它们的效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我在1998年至2001年间利用业余时间在经贸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了《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务》一书,这也是我的博士毕业论文。该书填写了我国填补仲裁研究领域的空白,是唯一一本系统总结仲裁和调解相结合的理论和实务的专著。该论文还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列前六名。


    有人会说,你写这些书和文章是不是为了名利。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名利而做这些额外的工作。我认为,一个国际性的仲裁机构,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够的,要想进一步赢得国内外当事人和国际同行的尊重,这个机构必须保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一支令人信服的科研力量,一批有创见的著作文章。多年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从科研入手促进办案,工作和研究应该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仲裁委员会在保证办案的同时,注重仲裁理论研究和调研宣传,理论研究工作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大家纷纷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整个秘书局渐渐形成了研究问题的氛围和较强的学术队伍,整体研究成果对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秘书局也从一个办事机构变为了一个知识殿堂,我们的工作受到国内国外法律界的尊重。


    不言而喻,科研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举例来说,由于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偏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外国仲裁界和律师界对我国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状况贬损有加,这严重地影响和损害了我国仲裁的形象和声誉。针对这一情况,我在1998年应邀参加的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商事仲裁大会上,发表长篇英文论文,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搜集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案例,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说明中国法院的执行率决不低于国际平均水准,而且中国法院在仲裁法颁布后不断改进,不断进步,正在形成倾向执行仲裁裁决的政策。这篇文章,澄清了认识,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此后,国际上不分皂白地批评我国仲裁裁决执行状况的文章大为减少。2000年,我当选为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的委员。通过加入这个委员会,我介入国际舞台的机会更多更深,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朋友遍天下”了。今年五月由贸仲委在北京承办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商事仲裁大会获得了很大成功,提升了贸仲委、贸促会乃至我国仲裁界的国际形象。如果没有国际上这些朋友的支持与合作,会议圆满成功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其他的通过理论研究推进工作发展的例子还有很多。


    仲裁,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潜力巨大的专业法律服务市场,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国际竞争的领域。如何提高中国仲裁的世界声望?如何增强贸促会仲裁的综合实力?加强与国内外仲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党和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通过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赢得更多当事人的信赖,是重要的途径。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面对竞争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贸仲委的领导集体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居安思危,开拓进取,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这个过程,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相贯通、专业才能和管理才能相贯通以及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相贯通的“三贯通”过程。在贸促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和我的同事们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所体会到的经验,所研究出的对策,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应竞争需要、促进业务发展的新路子。去年,贸仲委秘书局与贸促会法律部分立,我们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加强管理,积极创新,建立了一套兼顾拓展、办案和监督需要的新的机构设置,并探索出“块块推广”和“条条推广”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在充分发挥贸促会整体资源优势和贸仲委总分会、办事处整体功能的同时,努力实现贸仲委和商协会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广仲裁发展仲裁业务,为促进我国的经贸发展作出贡献。在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中,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下面,我想就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问题谈几点个人浅见。


    首先,好的环境和政策能够极大地激励和促进人才的成长。贸促会向来有“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各级领导总是千方百计地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工作舞台和便利条件,使得贸促会在不少领域人才辈出,拥有强大的人才优势,并且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我深切地体会到,个人成才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多次破格,领导职务的聘任不论资排辈,我在受之有愧的同时,也深感贸促会领导培养人才的坚强决心和长远眼光。此外,贸促会强大专家队伍的言传身教为青年人成才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今年,贸促会党组制定了《中国贸促会改革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并且提出了吸收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具体措施。我认为,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举措,它标志着贸促会的人才发展战略从经验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从传统的口传心授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必将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


    其次,青年人创业成才必须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我体会,大凡要做一件事业,没有坚定的事业心、责任感是不可能实现理想的。个人的单个愿望是多姿多彩的,有顺利成功的,也难免有相互冲突甚至落空的。但是,个人的愿望无论成与不成,朝着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奋斗的精神不能丢,朝着理想彼岸努力的行动不能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细小的事务做起,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积累提高;从不起眼的地方选好事业的突破口,用不懈的努力构建事业的大厦,必能建功立业,终成大器。


    第三,要善于学习和自我鞭策。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讲道:“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会在曲折前进中发展,不要奢望有什么“最终解决”的方案或永恒真理,人们应当意识到知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制约性。这里所阐述的辩证法思想既是唯物的,又是深刻的。有丰富阅历的老干部常告诫我们这些青年人,不但要看到自己年轻有为,知识较多,精力旺盛,前途无量,而且时时要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我想,这些忠告是极为正确的,因为青年人在知识、阅历、经验甚至专业操守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和环境对他们的制约性,这是青年人在成长和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和牢记的。要时刻认识和反省自己的局限性,虚心学习,自警自励。唯有如此,青年人才能常怀惴惴之心,而不坠青云之志;才能永远前行,而不半途而废。

分享至